承瓚 孔 60代孫 彥昌長子
聞學 孔 62代孫 宏志長子
聞進 孔 62代孫 宏志次子
聞儒 孔 62代孫 宏志三子
聞仕 孔 62代孫 宏志四子
尚元 孔 64代孫 貞見長子
尚斗 孔 64代孫 貞見次子
尚星 孔 64代孫 貞見三子
尚龍 孔 64代孫 貞見四子
尚楊 孔 64代孫 貞見五子
貞見 孔 63代孫 聞保長子
貞生 孔 63代孫 聞保次子,出嗣
貞立 孔 63代孫 聞保三子
貞純 孔 63代孫 聞保四子
貞益 孔 63代孫 聞保五子
聞保 孔 62代孫 宏志五子
宏志 孔 61代孫 承佐長子
宏德 孔 61代孫 承佐次子
宏仁 孔 61代孫 承佐三子
宏義 孔 61代孫 承佐四子
宏智 孔 61代孫 承佐五子
承佐 孔 60代孫 彥昌次子
彥昌 孔 59代孫 公鎔長子
彥恕 孔 59代孫 公鎔次子
公鎔 孔 58代孫 誦長子
誦 孔 57代孫 希則次子。自曹遷居荷澤縣城南四十五里孔樓,卒,葬範村東偏
希則 "字士彞" 孔 56代孫 克仁次子。讀書樂道,悠遊林泉以終老
克仁 "字義夫" 孔 55代孫 思齊獨子。寧陵教論。明初附籍曹縣,卒,葬父墓側
思齊 "字立道" 孔 54代孫 溢獨子。由明經舉保任楚宮書院山長,學行修明,多所造就,士林宗之。卒,葬父墓側
溢 "字世昌" 孔 53代孫 之進次子。元時明經,任曹州路教授,置産于州南有莘之野因家焉。卒,葬於莘野之南
之進 孔 52代孫 元相獨子。因亂不仕遂寄居於嵩山宜陽
元相 孔 51代孫 排獨子。章宗時為儀封令
排 孔 50代孫 珦獨子。幼通經史,金熙宗皇統三年授為博士
珦 孔 49代孫 端懋獨子。以聖裔孫特加恩禮授國子監博士
端懋 孔 48代孫 若蘭長子。負碩德,隱林泉
若蘭 孔 47代孫 宗櫟獨子。安陽主薄
宗櫟 孔 46代孫 延盛獨子。天禧四年授中丞博士
延盛 孔 45代孫 宣長子。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特授安陽主薄
宣 孔 44代孫 謹宥獨子。宋太宗永熙三年授柘城主薄
謹宥 孔 43代孫 光進長子。唐僖宗時黃巢作亂,殺掠人民焚燒莊村。祖墳林木碑亭石器盡為灰燼,日夜憂悶數月而卒,年五十三
光進 孔 42代孫 昭祚獨子
昭祚 孔 41代孫 元昌獨子。尊德樂道,興學育材
元昌 孔 40代孫 與見獨子。唐懿宗咸通十二年登進士第,任荊州刺史,有政聲。荊人立廟祀之,曰“孔公祠”。年七十五卒
與見 孔 39代孫 梅長子。唐宣宗大中二年舉孝廉,任丹陽縣尉
梅 孔 38代孫 從道長子。在寧與族兄惟一協守林廟,春秋恪修祀事
從道 孔 37代孫 蓄獨子
蓄 孔 36代孫 賢三子,零陵派第三支始祖
賢 "字元享" 孔 35代孫 寧陵派始祖。幼端穎,十嵗能文章,登唐進士。五十九嵗卒,葬寧陵祖墓西
Print
Normal view